新聞公告

訪視石碇茶園、農友培養光合菌狀況

2020.04.06

林錦錠農友說明光合菌養成過程
 

       
       林錦錠農友對於自己養成光合菌濃度是否可行? 以及他培養瓶之內壁有附著菌種,是否為正確光合菌培養中狀況,請求團隊協助要如何處理? 經廖博士解釋要搖動培養瓶,使內壁附著菌種和培養基溶解液充分混合均勻即可改善,且倒出培養中的光合菌,觀察比較結果,廖博士表示培養的還不錯,農友得到解惑後,滿懷感謝工作團隊的協助。

 

廖博士拿起培養熟成的培養基與林農友培養基做比對

     
       林進成農友(絲瓜露)請教工作團隊,他培養光合菌是否已達到可以應用在田間的階段?廖博士拿起培養熟成的培養基與林農友培養基做比對,結果表示:培養基已可以應用在田間階段了。但是,請農友注意稀釋的比例,如應用在長期作物如香蕉稀釋150倍即可,但應用在葉菜類就要200倍才不會傷害到作物。林進成農友表示:感謝團隊的下鄉輔導與疑問解說,接下來他就可以放心地將光合菌在田間應用。
 

東方美人茶、膨風茶小檔案



林樹森常務監事熱情的一邊泡茶一邊向大家說明東方美人茶及膨風茶由來
 
       石碇農會林樹森常務監事表示:「東方美人茶」這個名稱傳說是英國茶商到台灣收購茶葉,並回銷英國。送到英國後呈給英國女王飲用,泡下去的茶葉如美人般跳躍,令女皇大喜而當場賜名。但東方美人茶由英國女皇賜名並無文獻証明,可說是相當優雅的名稱。小綠葉蟬是東方美人茶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幫手,需要牠叮咬茶葉、破壞茶葉結構與成份,茶葉才能散發出天然熟果香。被叮咬的茶葉即為「著涎」,即「遭受涎仔叮咬」之意。 
 
       而「膨風茶」的由來傳說是因為首位發現夏茶滋味的茶農大肆宣傳且其售價不斐,被其它人誤以為在「膨風」,因此被叫作膨風茶。
   
       膨風茶是台灣特有茶品,在一百年前就有記載,在全台各地都有製作。因產地分布比較廣,它也有許多別名,包括東方美人茶、香檳烏龍茶、白毫烏龍茶、蟲咬茶、椪風茶等,每個名字都有不同的由來與典故。

 

林樹森農友茶園採用自動噴灌系統,他表示:待春茶採完,將採用光合菌澆灌系統,所以對於光合菌應用信心滿滿,他樂意將光合菌做為茶園的土壤改良,願能修復酸化、鹽化的土地,提昇茶葉的品質、產量。​
 
 
林樹森農友陪同本會工作團隊視察班員使用光合菌情形,並充當解說員解釋班員種植的作物及應用情形。
 



聆聽青年農民葉建春使用光合菌情形
 
       葉建春農友表示:因為自己對新的農業技術接收度高,非常高興糖協下鄉開班授課指導農友,讓他有這個機會學習光合菌的培養技巧,他是該班第一個將光合菌直接應用在茶葉上的學員。他初步觀察光合菌使用成效非常好,他對光合菌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及促進茶葉生長非常有信心,董事長特別叮嚀農友:接下來要再觀察茶葉有使用及未使用光合菌後之比較,一併採用對照組加以分析茶葉之產量、抗病及風味之差異性。
 

年輕樂觀的葉建春農友
是本班第一位直接將光合菌應用在茶葉上的學員



 
        新北市石碇區葉建春農友,是本次輔導班第一位直接將光合菌應用在茶樹上的學員。他表示父母世居在翡翠水庫旁,且世代以種茶維生,從小就在茶園長大。因此,練就一身上山下水的好本事,身強體壯的他種起田來駕輕就熟,一點都不讓人覺得種田很辛苦,目前栽培茶葉面積約為一公頃。葉農友因為樂觀又年輕,對新的栽培或新技術都很有興趣。因此,此次上完輔導課後第一個主動跑到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找講師拿到一批已培養完成的光合菌,先行施用在他的茶園,作為比較分析,發現光合菌效果顯著,也樂意分享他的成果提供其他農友參考。

 
        
對照組(使用光合菌的茶葉)
 
 實驗組(未使用光合菌的茶葉)
 
有使用光合菌的茶葉長的特別濃密、發芽率較高,
樹體強壯有油綠油綠的感覺

未使用光合菌的茶葉長的稀疏、發芽率普遍較少且樹體較弱,
發育較差無油綠的感覺
 

於栽培期間添加光合菌,希望能促進吸收、增加重量,觀察產量、
發芽率及葉片生長趨勢。

於栽培期間未添加光合菌,觀察茶葉產量、
發芽率及葉片生長趨勢。

 


雲海下的茶園
 

 翡翠水庫蒸騰大量不竭的水氣,形成雲霧湧向茶園,景觀獨特,變化多端。石碇地區茶園,因山上雲霧長年受翡翠水庫水氣的滲潤、行雲走霧薰陶,芽壯、葉肥、形成其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
 

 採茶實景


雖然農村人力不足,採茶已漸漸改成機械採收,但石碇地區有些茶農對品質的堅持,仍採用人工採茶一心兩葉,採出好品質的茶青。採茶姑娘們,頭上戴著斗笠及袖套、長衣、長褲的裝扮形成茶園獨特的風景。
 

巧遇農友剛採的春茶正在進行室內萎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