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111年度「林下循環經濟暨農林剩餘資材再利用推廣計畫」計畫執行成果

2023.03.30

林下循環經濟暨農林剩餘資材再利用推廣計畫
 
本會於111年度委託國立宜蘭大學辦理「林下循環經濟暨農林剩餘資材再利用推廣計畫」,由國立宜蘭大學團隊及參與者提供專業見解,尋得適宜之物種與方法,有助於農友及林友不超限利用且達成增進林業利用與提升經濟效益,計畫成果可以公開取用、造福社會大眾。團隊於執行本計畫時推廣林下經濟對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並輔導林農在維護林地的前提下,於林下培育副產物及再利用農林剩餘資材,帶動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期望透過自然永續經營發展之理念,開創多元產業的同時並保護山林不被破壞,提升鄉村農林產業的就業動力,也為最重要的氣候變遷議題盡一份心力,打造新的綠色經濟產業鏈。
 
林下蜜境 打造蜂經濟



 
2022智慧養蜂、食農教育、林下經濟及遊憩觀光國際研討會
本研討會由本會主辦,國立宜蘭大學及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協辦,針對智慧養蜂、食農教育、林下經濟及遊憩觀光共四大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演說。
 

相關報導
https://www.niu.edu.tw/p/406-1000-44492,r43.php?Lang=zh-tw
 
https://www.frs.gov.tw/view.php?theme=news_frs&subtheme=&id=11645



 
林下循環經濟暨農林剩餘資材再利用推廣課程及活動
本計畫舉辦多場推廣課程及活動,向社會大眾推廣循環經濟對環境的重要性,促使社會大眾對林下經濟具備更多元思維的方向。












 實地輔導養蜂
養蜂為林務局認可的林下經濟項目之一,本計畫除了開辦線上工作坊,亦實地輔導養蜂。一名受輔導農友於苦茶樹農場飼養野蜂,其養蜂場域有台灣櫸、楓香、樟樹、水黃皮、白千層及烏桕,地被層主要以咸豐草為優勢,林地的豐富樹種提供野蜂多種風味的蜂蜜來源,蜜蜂是大自然重要授粉媒介,也因此在植物繁衍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本次計畫經過1次春繁季節後蜂群數量達到15箱野蜂,苦茶授粉情況良好,因此苦茶油收穫量豐碩。比較飼養野蜂前後兩個年度,111年度1分農地苦茶油產量約為50公升,相較110年度野蜂蜂群逃蜂時,觀察到1分農地苦茶油產量約僅為10-15公升,因此本位農友非常肯定野蜂對於農業及林業經濟產值提升的重要性,目前持續飼養野蜂並嘗試擴大蜂群數量。









線上養蜂工作坊
為因應疫情避免群聚風險,並便利更多地區的農友及民眾參加,本計畫以線上開課方式辦理養蜂工作坊,分享養蜂經驗予對養蜂有興趣的農友及民眾。





森林疏伐廢棄物加值化開發課程及工作坊




作物香氛 DIY手作課程




 
結語
森林可穩定土壤與氣候,並涵蓄水源、規整水流,支撐永續的農業與人類福祉。因此自然環境保護一直是工業發展社會中需要探討的問題,推廣林下經濟作物的種植、產品的開發,不但可以保育山林,更可為原民部落及一般林農創造就業機會,改善部落及偏鄉社區經濟條件及生活品質。特色產業的推廣、新產品的研發,能夠提升作物價值並創新部落及偏鄉產業,為傳統文化帶來競爭力,提高部落生產力。
台灣由縣市政府管理的公有林面積6832公頃,私有林面積13萬餘公頃,其中包括自然人、法人及租地造林等,早期造林樹種以泡桐、杉木、竹類等短伐期為主,獎勵造林後以經濟價值高者為考量,如肖楠、樟、烏心石、台灣櫸、臺灣杉、楓香等;但因私有林面積小、收穫期長、生產收益不及生產費用等因素,林農往往無力經營。2019年林務局開始輔導林下經濟:在不擾動植被、不施除草劑、農藥及化肥原則下培育主林木,並利用疏伐、修枝等撫育措施,在林下空隙養蜂或生產段木香菇、木耳及培育台灣金線蓮等,進而研究更多森林副產物的可行性,如山胡椒、土肉桂、山茶、愛玉子、咖啡等。
本會透過本計劃向持有林地的林農們以及社會大眾推廣學習資源環境之重要性,並帶動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促使一般大眾對林下經濟具多元思維方向,希望最終完成透過自然永續經營發展之理念,開創多元產業的同時能保護山林避免破壞。此外本計畫開發林下資材剩餘物的天然價值性與當地文化相呼應結合,亦提供新的經濟路線,並提升部落或原鄉農林產業的就業動力,也為氣候變遷議題盡一份心力,提供新的綠色經濟產業鏈,將資源利用最大化,降低碳排放及碳足跡。